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青春榜样国家奖学金 → 正文
2019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黄昱
作者:薛钧               发布时间:2020/03/13 13:45:49       浏览量:

人物简介

黄昱,男,1995年1月生,共青团员,2018级博士研究生,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专业。博士期间曾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三好学生”、“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一等奖;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两篇SCI高水平论文。在硕士二年级前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进行客座学习。

气象五部曲

黄昱同学于2012年考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从本科到博士,在这里已经度过了七年之余。在这七年的时光中,他发现了自己身上更多隐藏的可能性和闪光点,建立了对科研的兴趣。在漫漫学习之路虽有困难和挫折,但收获亦是更多,他所得的一切都离不开国家和学校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开辟

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黄昱其实并不是很清楚何谓“大气科学”,天真地以为这就是一个播天气预报的工作,可最终在父母的安排建议下还是懵懂得接受了这个专业。其实当初他更想要报考一些更加看得见摸得着的专业,想要报考建筑学、土木工程——建房子;想要报考自动化工程——设计汽车;想要报考通信专业——在移动联通上班。所以,在他真正进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行学习生活时,时常感到迷茫,不知道是否真正喜欢大气科学,是否能学好大气科学。但是,既来之则安之,不论在何种学习阶段,学习永远是一个学生的本职工作。

相识

在大学前两年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中,他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好每一门功课,用积极刻苦的心态面对所有挑战和困难。大学三年级是他对大气科学认识的转折点。在大学三年级的学习中,他慢慢接触到了一些与大气科学相关的专业课,逐渐领略到了该专业的魅力所在。在专业课上,他记得老师曾经说过“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热带东太平洋海温仅增暖一度便可强烈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这些现象的确是真实存在的,但它背后的机制和成因是未知的。人们对于未知的神秘永远保持着无限的好奇心和充分的热情,所以该同学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重新认识了大气科学这个专业,认识到了大气科学的价值,不再狭隘地把大气科学与天气预报划上等号。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大气科学是全球性的,这是一个广阔且神秘的学科,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深入学习的学科。

机遇

在大学三年级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学校正在进行“本硕博连读”的选拔,他积极认真得准备选拔考试,最终如愿以偿获得硕博连读的资格,师从李天明教授,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旅。他对李天明教授在气象界的地位早有耳闻,是一位在多个气象专业领域都有建树,且发表了几百篇高质量论文的优秀老师。李老师在第一次与他见面之后,就交代了他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和研究内容。从理论课本知识的学习转到真正实打实的科研研究学习,他感到无从下手。以前在完成功课的时候,仅需要把前人总结的知识要点照搬回答即可,可是在科学研究中,需要的是提出问题并成为第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人。

在本科毕业完成的过程中,既要学习Grads和NCL等软件来处理复杂的资料数据,又要研读其他人的文献来参悟前人的观点和看法,这对于一个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颇感困难。“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眼前的困难和问题并没有击倒黄昱,反而在明确了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他斗劲十足,每天好似扎根似的长在了学生办公室。他认真学习NCL的编程代码,一开始仅能在同门师兄的帮助下运行程序,后来可以自己独立编写运行想要的程序;他把自己前三年的专业课本拿出来仔细研读,再结合当下最新的论文努力探索每个物理过程的成因和机制。最后,在几个月的“捶打”之后,在2016年3月份完成了毕业论文,最终获得了南京信息工程大气科学院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且送审至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的评审,最终获得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这也让黄昱开心不已,更加激励了他继续前行的决心。

挑战

研究生学习与本科完全不同。本科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上课,研究生更加注重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研究生需要时刻关注科学前沿问题,对每天的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和分配。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了一项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这是一项呼吁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立即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对气候变化应对能力的公约。以此为契机,李天明教授布置给他与全球变暖相关的研究工作。面对这炙手可热且与人类发展密切相关的论文题目,他十分激动和兴奋。兴奋归兴奋,当实质的困难暴露在他面前时,便不再那么兴奋和开心了。面对着自己缓慢的科研进展,该同学陷入了焦虑并深感迷茫,又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正适合科研。但在李天明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门师兄的帮助下,一一解决了那些“可怕”的科学问题,最终在研究生二年级下学期完成论文的初稿,在2018年3月送投至Climate dynamics杂志,并于2018年10月成功被接收。

新生

在这七年之余的学习生活中,黄昱同学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与科研能力的提升,也在内在和人格方面得到了打磨和雕琢。在这里他衷心感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精心培养,感谢他的指导老师李天明教授的悉心指导,感谢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感谢同学的帮助,最后,他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向前,不轻言放弃。在此他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在大学校园的每一刻,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全面提升。愿所有人都能够得偿所愿!

导师寄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科研学习过程中,有无数的未知等待着你去探索。“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努力在气象界大展身手吧。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逆境中,老师希望你坚强乐观,永不言弃!在顺境中,老师也希望你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希望你今后继续努力,牢记责任,为气象事业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