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青春榜样国家奖学金 → 正文
2013-201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陈阳
作者:张皓               发布时间:2015/03/24 09:35:49       浏览量:

陈阳.jpg

  陈阳,男,2013级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一年级期间学位课加权平均成绩专业第一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外SCI论文3篇,其中一篇影响因子超过5.0。曾受邀为美国气象学会SCI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and Climatology》和中国气象学会SCIE期刊《Acta Meteorological Sinica》审稿。申请到江苏省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一项(省级资助);以第二完成人身份申请到中国气象局行业标准一项:持续性暴雨评估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夯实基础

 

  2013年,陈阳同学以高分考取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踏上了他求学之路的下一站。此前,陈阳同学曾以优异成绩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毕业,之后被保送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攻读气象学硕士学位。在硕士开始阶段,他深知扎实的理论知识对未来的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他经常会回顾在本科阶段所学的基本知识,如高等数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气候统计方法等。在硕士的理论课学习中,他找来华盛顿大学Holton教授编著的动力气象学英文原著,反复阅读推敲,并与本科阶段的教材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深化所学知识,扫除知识盲点,从多角度理解大气动力学经典理论。翻开这本他看过的动力气象学英文原著,里面有多处用英文标记的他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对同一个问题有时候会多次标记并依此编号,从这些标记的内容可以清晰地了解他对相关问题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从被翻旧的书页和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可以体会到陈阳同学所下功夫之深。一位曾与陈阳一块上课的同学这样评价道:“同样一个问题,他可以告诉你不同的课本上介绍的侧重点在哪里,这个问题与其他的问题是如何联系的,这个理论可以解释实际观测到的什么现象,他真正把这些知识学透了,而不是为了考试拿高分”。对气候统计学的学习亦是如此,他找到多本国内外大学的气候统计学的教材,反复研读各种方法的原理,并注重不同方法解决相似问题的优缺点,特别注意一些数学方法在气候学分析中的常见误用。之后将他理解消化的原理转化为软件代码,并比较不同的软件对各种方法计算的优缺点,在这个过程中,他掌握了多种编程、绘图软件,包括IDL,matlab,grads,surfer,fortran语言,R语言。他的师弟评价到:“师兄是个多面手,很多软件他都达到了精通的水平,可以自如的在不同软件之间进行切换和选择”。他的同学们甚至师兄师姐也乐于向他请教方法原理和编程计算中的问题,因为“他能很快的找到程序中的错误,并能告诉我们这种方法是否能够合理有效地解决我们的问题,还能指出一些书中存在的错误,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他用过的程序或者他帮忙改过的程序也基本没有问题”。

  在博士一年级的专业课学习中,陈阳同学则更加注重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大气科学进展这门课是他最喜欢的一门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因为每次来上课的都是不同的老师,讲授的都是他们的专长,这样可以较快的把我带入到他们的领域”。在课间休息期间,他经常会跟老师进行交流,讨论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课下有时候他也会到任课教授的办公室与老师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他学习得尤为认真。因为他觉得“这是一次拓宽自己视野,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良机”。这样的交流让很多任课教授对陈阳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兄,你的英语是怎么学习的,为什么我能考到很高的分数,而在实际的英文论文写作和英语交流时感觉很吃力呢”?一位师弟曾向陈阳请教英语学习的心得,很多人看到陈阳发表过的SCI论文,都问过他:“你的论文发表之前是找哪家机构润色的,看起来对气象的专业词汇很熟悉嘛,推荐一下吧”。实际上这些英文都是他自己撰写修改的。陈阳同学的英语运用能力在同学中是小有名气的。这得益于他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特别是用英文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他也是下了苦功的。他深知学好英文对以后的国际交流和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从硕士一年级开始,他开始大量阅读英文文献,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外国人写的。打开他电脑中‘参考文件’文件夹,里面若干文件夹中基本都是英文的文献。他的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英文文献更是占到了90%以上。他自己总结的经验就是:“需要先多看,看得多了自然有了一些语感;之后进行一定程度的模仿,看到英文文献中的句子,想想自己会如何来表达,与文中地道的表达差距在哪;然后要多总结,一些表达的很简洁很地道的词汇、句子要记下来,经常回顾,这样自己写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最开始向国外投稿时,审稿专家对陈阳的英语评价为“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推荐作者找个以英文为母语的同事进行修改”,到后来的论文投稿时审稿专家评价为“行文流畅,表达简介,句子地道,词汇使用到位”,这个过程经历了两年。他的导师翟盘茂研究员回忆到:“最开始改他的论文,觉得这个学生的英文功底还可以,语法错误较少,但表达的很中式英语风格,与真正英语思维相差甚远,因此开始的论文帮他改回的时候也是满篇红色和注释。到现在,他的英文的运用已经进步很大,再给他改论文的时候句子基本可以不动,一些词汇的使用稍微斟酌即可”。翟老师回忆起陈阳的进步也是倍感欣慰。从开始的中文草稿翻译成英文,到现在直接英文构思,英文写作,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不懈的努力使得陈阳在英文论文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顺。除了写作外,张嘴说英语也是科技交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2013年第6届中日韩三国气象研讨会上,陈阳做完报告后,主持人用了‘amazing’来形容这个新晋博士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发音。而下面的听众也纷纷向他请教是如何练习口语的。在2014年7月的全球水和能量循环国际会议上,也可以看到陈阳与外国科学家们互相交流,谈笑风生。“英语是一种语言,主要的功能是用来交流。多听,多和外国人交流,以听来纠正自己的发音,以说来提高自己的听力”,这就是他给出的诀窍。

  扎实的理论储备,对英语的灵活运用,为陈阳未来的科研道路铺好了基石。

 

  方法和态度,研究生科研的必备条件

 

  陈阳同学从硕士到博士一年级4年的时间,已经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五篇发表在国外知名气象期刊上,其中的两篇更是影响因子超过5.0,还有若干在审及合作发表SCI论文,这样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说是一位论文高产的学生。作为一名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诀窍究竟在哪?多位较为熟悉陈阳的同学都表示,他的勤奋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的。去陈阳办公室找他时,绝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画图,或编程,或在查阅文献。而在他自己看来,勤奋确实是科研的最基础条件,他认为自己的智力平平,并无出众之处,只能通过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向优秀的人看齐。气象科研总体来说是一项乏味枯燥的工作,无非是看文献,编程序和画图,有时一个复杂的程序就可以编一天。而他在研究持续性极端降水的起步阶段,识别持续性极端降水的一系列程序整整编制了一个月的时间,反复验证,查缺补错。为了保证编程思路的连续性,这段时间他经常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幸运的是,机会往往会垂青肯于努力的人,最终他利用这套程序成功地建立了1951-2010年中国持续性暴雨数据库,为他后续研究提供了研究对象。勤奋不等于蛮干,运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要合理的分析,得出的结论要慎重,要深知所用方法的缺陷及可能出现的偏差;对于画出的图,要善于把握其中的规律。“画图也是一门科学,要让读者很快就能读懂图中的信息,保留有用的信息并加以突出,排除掉干扰信息,包括图的配色都会影响到读者对图的认知”。他自己如是总结到。除了自己勤学善思,很多教授都觉得陈阳同学乐于沟通,善于沟通。他经常会通过邮件或者当面讨论的形式与各位老师讨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老师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识往往会给他带来非常多的灵感,使得原本并不顺利或者中断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继续。而且,在与老师的沟通中,老师也经常看到以前他们自己忽视的点,这样师生间就有了合作的机会。

  很多同学都有过投出去的论文被拒稿的经历,一项工作做了很长时间,最终总结成学术论文,可以说这篇论文里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付出。论文被拒稿甚至审稿意见将论文评价的一无是处,很多同学会失去信心,瞬间觉得自己不是搞科研的料。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陈阳身上过。翟盘茂研究员介绍,陈阳的第一篇投到国外的SCI论文无论从语言到内容上被评价的可以说是惨不忍睹,陈阳也一度怀疑过自己的能力。沮丧过后,他认真研读了审稿意见,他惊奇地发现审稿意见就像是另一位导师在指导自己再写论文,把自己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指明,并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在此之后的每篇论文修改时,他都非常重视审稿意见,对审稿意见的回复有时比论文的正文还要长。正是因为这样认真的态度,每次的审稿意见回复都获得审稿人的认可,论文也最终得以顺利发表。“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视野和想法也是有局限性的,通过国际同行的审稿意见,可以帮助自己完善研究中的缺陷和不足”。陈阳同学认为同行评议进行审稿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制度,他也经常告诉师弟师妹,审稿意见多甚至被拒稿了不见得是坏事,反而可能促进自己的研究更上一层楼,关键是要正确的对待这些宝贵的意见。

  除了论文多,陈阳同学另一个特点就是参加会议多、听报告多,无论是国内的会议还是国际的会议,他都会主动投稿并尽力争取口头报告的机会。每次会议前他都会认真的准备PPT,会议的报告也都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他珍视每一次会议的机会,因为他认为面对面的交流是扩展自己思路,完善科研工作的另一种有效途径。“台下很有可能坐着同样领域或者相近领域的专家,他们也往往会关注相近领域的报告,他们的问题往往一针见血,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动自己现阶段的工作甚至开启下一步的研究”。 很多同学一上台作报告或者在报告会上提问就会感觉非常紧张,“消除紧张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勤练习,多在正式的场合上作报告”。这是陈阳同学给出的建议。如何能让他人了解你在做的工作,一种途径是发表论文,另外一种途径就是做学术报告。在陈阳同学看来,学术报告的受众往往比发表论文的受众更广,效果也更直接,甚至直接促进与其他学者或者同学的合作。在他的科研笔记本中,有一部分是专门记录各位专家、老师对自己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后面都用红色的笔迹标记了自己的答复和受到的启发。研究生同学们在听报告的选择上可能有个共同点,就是跟自己方向相近的报告才可能去听听,有些报告觉得八竿子打不着,即使是很有名气的专家的报告也不会去听。在听报告的时候,也很少有同学科研主动提问。在陈阳的科研笔记本中,可以发现有很多报告跟他的研究方向完全不同,他一样认真的记录,并可能会提问,在会后的总结中他会详细的介绍报告人的报告对他的启发,有时启发甚至可能是PPT的制作、展示方法或报告的讲述形式。“与报告人面对面的交流比会后反复去看他们的文章效率高的多”,陈阳曾不只一次的这样跟他的同学说。提到陈阳同学的科研笔记本,看过的人都会感觉奇怪,里面有很多他人比较难以理解的符号。陈阳同学习惯把平时科研工作中的思路写在本子上,并逐一试验,试验效果较好的他会打上对号,而效果不好的思路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在下面写上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细致的总结和记录也是陈阳同学发表论文的秘诀之一。在本子上面的某一页上,有三个对号,这恰恰是他后来发表的三篇系列工作。记录-试验-改正-再试验-调整,这样就形成了陈阳写的论文的基石。

 

丰富的课余生活,科研工作的助推剂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在陈阳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熟悉他的同学都说,如果他不在办公室,那么就可能在健身房。陈阳同学热衷于器械锻炼,对很多健身器械他都很熟悉,宿舍里面就有锻炼腹肌用的健腹轮和锻炼胸肌用的俯卧撑高架。在陈阳看来,这些锻炼恰恰给枯燥的科研生活带来了不少活力,也是磨练自己意志的一种好方法。“锻炼身体和科研有些方面相通的,好的效果往往就在于突破自己再坚持一下下”。陈阳这样告诉经常跟他一块去健身的朋友。此外,游泳,跑步都是陈阳同学热衷的项目。

  在博士一年级的一年中,陈阳的同学都觉得陈阳很喜欢交朋友,很乐于跟人交流。因此,陈阳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也很融洽。他曾就读过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的老师也非常肯定他善于交友的性格,各位老师都觉得陈阳同学是个很有凝聚力的学生。在陈阳自己看来“独学而无友”并不是一种好的状态,这样很容易钻牛角尖,会让人的性格走向偏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会与人打交道,真诚待人,乐于助人,也是日后的团队合作不可缺少的要素。

 

博士的社会责任感,党员的先锋意识

 

  陈阳同学在硕士研究生一年级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党员。2013年夏季,四川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强降水,并引发洪灾。陈阳同学主动请缨,参加到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过程的分析研讨中来,结合自己所学,在有限的几天时间内对这次过程的极端程度、成因都给出了细致的分析,并协助实验室的领导和老师完成灾害天气决策服务材料,上报中国气象局。在这次过程中,陈阳同学的表现获得了实验室领导,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难得有一次机会,让我所学的知识对社会有一些贡献,我想这些是我应该做的”。事后他自己这样总结到。

  此外,陈阳同学关注时事,对很多国内国际大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对台湾局势的分析更是令很多同学佩服。把自己置于发展的世界中,这也是一名博士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和党员的基本素质。

  成绩的取得并未偶然,成绩的背后凝聚了陈阳同学的汗水和努力,合理的学习方法,主动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未来的道路上,陈阳同学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导师寄语:

 

  希望陈阳博士能将现阶段的工作延续下去,并深化研究的深度,同时要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科研工作之余,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期盼陈阳博士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翟盘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