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青春榜样国家奖学金 → 正文
2013-201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张夏琨
作者:张皓               发布时间:2015/03/24 09:47:57       浏览量:

张夏琨照片.JPG

张夏琨,男,19877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河北安平人。于20129月起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主要开展基于集合预报的强对流天气降水联合概率预报研究,以第一作者或以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在《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E)论文3篇,另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博士期间,学位课加权平均成绩本专业年级第一,获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五四科技创新奖章”,并被评为 “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

致力科研攀高峰,积极实践挑大梁

叶剑英元帅曾作《攻关》诗篇勉励科技工作者:“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这同时也是张夏琨同学的座右铭。这首诗使他领悟到了许多深刻的人生哲理,一个人若想成功不能仅仅凭借聪明端正的态度、不懈的追求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只要自己坚定信心、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勇于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最终必能攀上科学的高峰。

高效率的学习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张夏琨已经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习、生活了8个春秋。他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均在这所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高等学府就读,专业也一直是大气科学(气象学)。8年前,初次踏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门,徜徉在龙王山下美丽的校园中,老校区主干道两旁的树木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将夏末依旧灼人的阳光几近遮住,只漏射出零星点点的光斑。想到它们当年从稚嫩的树苗,不断地汲取阳光和雨露,茁壮成长,直到如今可以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张夏琨意识到,在大学的校园里,只有从科学的沃土上充分汲取营养,才能完成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向富于理想的知识青年的华丽转身。

因此,从进大学的那一刻起,张夏琨就始终牢记学习是大学生涯的第一任务,从拿到新课本的第一天起,他就给自己定下了努力的目标,并在此后的8年中,一直怀着这个目标,为之不断地去拼搏奋斗。无论校园环境,还是课业学习,大学与高中大相径庭,离开了老师和家长耳提面命一般的督促身处一个十分自由而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自觉,成为了大学生成长成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多年读书的经验,让张夏琨深深的认识到,学习贵在有效地利用时间,而此中关键便是充分抓住重点,把握关键于是,他一直追求高效率的学习,他坚持做到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的授课节奏,积极思考,充分活跃自己的思维。下课后,他经常自习室自习,及时把学过的知识系统的总结在笔记本上同时把将要学习到的新知识先预览一遍,做到温故而知新他还经常到图书馆查阅报刊,从中了解时事接受信息,人文知识,紧跟时代步伐。学习之余,张夏琨还担任了校大学生气象科技协会会长、大气科学学院学生会副秘书长等职务,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张夏琨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笔。大二上学期,张夏琨便成为了中共预备党员,大三上学期顺利转正。大气科学学院学生党支部的生活让张夏琨更快的成长。大家一起开学习会、讨论会、积极分子见面会,参观南京博物馆,听报告,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组织学院的一些活动,到农村、社区做义务宣传、普及气象知识……通过这些活动,张夏琨感受到的是党员身上的闪光品质,也对“责任”这两个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做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张夏琨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科研,与学习书本知识相比而言,科学研究更注重创新与应用,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一次用自己的气象知识解释了灾害性雨雪冰冻天气的成因,这使得他体味到了科研的乐趣,科研的种子在他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就这样,张夏琨的大学生活高效、忙碌而充实,在四年的时间里,他始终保持着班级领先的地位,先后多次荣获奖学金,并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社团干部、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社长等荣誉称号。2010年,再次通过考场上的厮杀,张夏琨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学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四年的本科时光让张夏琨成长了许多,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快节奏的科研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慢,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肯可无法达到向往的目标。张夏琨知道,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大相径庭这种学习、生活模式的陌生,如果不能及时消除,就会不适应接下来的学习和科研。如果没有完善的实验计划,没有充足的准备,没有明辨的方向,就会使得自己彷徨不定,犹豫不决,丧失良机。通过向前辈、导师和学长的咨询,以及自己不断的思考,他认识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能再像本科阶段一样老老实实地坐在图书馆、自习室里死读书,还得深刻了解气象科研的前言动态,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研究生开学之前的那个暑假,张夏琨放弃了休息,通过提前主动和导师交流,及时请教和询问,虚心听取建议和意见,他认真规划和设计了自己的研究目标,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使得自己的科研从一开始就得心应手。未及开学,第一篇论文便被一级核心期刊《地球科学进展》录用。快节奏的科研学习,使他收获了各种荣誉:研究生奖学金、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等。这些荣誉对于他来说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鞭策着他不断前行。

踏上读博之路

气象,早已是高级人才聚集的领域,读研早就是很多人的必然选择,只有下定决心,踏上读博的道路,才有机会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没有任何纠结和矛盾,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张夏琨选择了一直读下去,他说:“科学研究是我的乐趣所在,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哪怕前面的路充满了荆棘,也要披荆斩棘,奋勇前行”。20123月,张夏琨凭借着优秀的课业成绩和多篇核心其困难论文从诸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参加“硕博连读”的面试机会。面试,需要以计算机演示文稿的方式汇报硕士阶段的科研成果和博士阶段的科研设想,并全部由来自外校的专家打分,张夏琨再次从面试中脱颖而出,拿下了“硕博连读”的名额。20129月,张夏琨正式转入博士学习阶段。在博士学习阶段,张夏琨的学位课平均成绩荣列本专业年级第一名,并因此荣获校一等奖学金。

赴美访学深造

201311月底,张夏琨受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邀请赴美从事集合预报的学习与研究。在美期间,他充分适应了纯英语的工作学习环境,全面锻炼了独立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的能力。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数值天气预报和集合预报业务的国家,NCEP作为美国气象业务与科研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张夏琨充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开展了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EFS)的模式实验研究,全面掌握了Linux操作系统和数值模式运行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夏琨在集合预报方向上进一步摸索,在海外导师朱跃建研究员的建议下,他初步定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基于集合预报的强对流天气联合概率预报研究。为了更好地熟知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为制定实验计划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查阅了上百篇文献,并掌握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针对强对流天气时空极端性强、预报时效短的难点,他改进了利用集合预报制作强对流天气降水联合概率预报的方法,并完成了有关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夏琨的研究进度有了飞跃的发展,结果表明也充分表明经过他改进后的方法对提高预报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科研硕果累累

做好科学研究,是一名博士研究生的天职,科研能力,是一名博士研究生的硬实力,张夏琨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他不但在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气象学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为扩展自身科研视野、提高自身科研能力,还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了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创基金项目,参加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全国大气科学博士研究生论坛等学术活动,并应邀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访问学习。有了这些努力,张夏琨的科研成绩可谓硕果累累。目前,他已在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Atmosphere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E)论文4篇,其中第一作者2篇,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1篇;在《地球科学进展》《气象》《干旱气象》等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除此之外,他还曾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报告2次。当问及张夏琨如何能取得如此科研成果之时,他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端正的科研态度是我做科学研究的两样制胜法宝”。也许,对于这样的科研成绩,很多南信大的研究生满生羡慕之情,乃至觉得遥不可及,而实际上,在成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张夏琨致力科研、勇攀高峰的辛勤汗水,看到的是他对科研百倍的用心和努力。

热心服务同学

张夏琨不但努力做好自己科研工作,与此同时,他也非常热心帮助身边的同学和师弟师妹。由于张夏琨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良好的中英文功底,每当身边同学或师弟师妹们在设计程序、撰写论文和项目书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向他求助,而每一次有同学或师弟师妹来问问题,即便他手上的科研任务在繁忙,也会停下自己的工作热情地给予帮助和指导,不仅迅速的解决了难题,更是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倾囊相授。长此以往,张夏琨乐于助人的热心肠,便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张夏琨还尽心尽力地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生刚刚接触气象科学研究,在设计、运行程序,绘制气象图形的时候往往比较生疏,这时候他便会耐心地引导,让他们尽快熟悉气象常用的编程、绘图软件,更好地掌握从事气象科学研究的技能;当他们在研究、写作上出现疑问的时候,他更是不厌其烦地答疑解惑;每次答辩前,他都会提前到达现场,帮助参加答辩的本科生尽早进入状态,为他们加油鼓劲,同时听取他们最后的准备情况,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

科研以外,张夏琨在工作上也踏实努力,积极负责,认真完成学院、班级安排的工作。他多次当选党支部组织委员职务。任职期间,张夏琨更是积极关心身边同学的进步,协助组织好党日活动,完成好发展党员等上级交给的重要工作,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积极投身实践

生活中的张夏琨是一个艰苦朴素、乐于助人集体荣誉感强的人,他爱好广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他不是一个只会学习、只会科研的“书虫”,因为能力强、做事踏实、思维开阔、想法创新,他在硕士阶段就曾被多家校内企业聘为助理。业余时间,张夏琨还自学了动态网页设计技术,曾承担校内外多个部门、企业的网站建设管理工作,还担任过校内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张夏琨还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业园开设了“云天气象信息工作室”,对互联网时代气象信息服务和预警的新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组建了学校唯一一家气象特色的创业团队,受到校创业中心老师的关注。

   期待新的篇章

转眼间,他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已经学习生活了8年。8年,光阴荏苒,8年,梦想在这里起航,在这里走向未来。在这8年里,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自己的选择,每一步,每一次的成功,都来之不易。即将踏上就业岗位,怀着自信,张夏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给我一个岗位,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你满意。我将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无悔地奉献给贵单位。集合预报在气象、海洋、水文、环境预报和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可以将我的所学与贵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扎扎实实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质量,做到‘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

“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是张夏琨的执著追求,“天道酬勤”是他的人生信念。8年的坚持不懈,创造了他现在的成绩和美好,他十分珍惜读书的美好时光,岁月韶殇,时光蹉跎,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他还将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走上工作岗位,曾经的荣誉也是未来的起点,他将用自己的执着与毅力继续前行,继续谱写着绚丽的青春乐章。

导师寄语

张夏琨同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品质优良,学习高效,成绩优异,成果丰硕。在你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之际,希望你能利用好在学校的最后时光,积极适应人生角色的转变。首先,要有一个宽广的心胸,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做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其次,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对自己的工作要认真,勇于付出;最后,要有远大的人生目标,不要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注意与人交往的方式,做一个有修行的人。

 

——郭品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台长、博士生导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