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实现学生快成才、多成才、成大才,积极响应教育部“激发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活力,创设适合拔尖计划2.0师生的高品质学习交流平台” 的号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022年3月20至26日,负责了线上书院主题活动周的运营,围绕“知天地·善格物”的主题,精心策划并举办了3大板块共8场讲座,发布了许多优质课程资源,充分展示了我校拔尖计划2.0基地的特色和风采,促进了各基地间的学术和文化交流,为广大学生和老师奉献了一场极具大气科学专业特色的主题活动“盛宴”。
主题深切着明——“知天地,善格物”
大气科学作为关系着地球大气圈以及其他行星大气知识的学科,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学科知识内涵,同时也与水文、生态、农业、经济等领域息息相关。亘古至今,大气科学知识的应用和研究一直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 “知天地”,即写意式地概括了大气科学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基本内涵特点。“善格物”则取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训“明德格物·立己达人”,彰显大气科学拔尖基地的主要职责——培养善于探究大气科学规律的拔尖学生。主题活动周的组织安排始终紧扣上述主题,积极展现学科特色和拔尖学生风采。
纵览大气风云——“名师导学”
激发对前沿科学问题的求知探索热忱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宗旨之一,此次活动周设计开辟了“名师导学”版块,邀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的五位学术名师奉献了五场内容丰富的线上学术报告。
“名师导学”活动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世界气候研究计划联合科学委员会委员王会军院士的报告拉开序幕。王会军院士以“构建地球气候环境的精细化模拟和预测系统的重要性”为题作学术报告,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和详实的资料信息介绍了地球气候环境的特征、重要作用以及当前的研究难点和突破口,并进一步阐述了构建针对地球气候环境的精细化模拟和预测系统在推动地球科学研究进步和助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现实意义。王院士的精彩学术报告吸引了众多观众通过线上书院直播平台观看,尤其使大气科学拔尖基地的学生加深了对于地球气候环境前沿研究的认知,受益匪浅。
此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海山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周波涛教授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文君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罗京佳教授,分别以“陆面过程与大气相互作用”、 “气候变化科学认知的若干最新进展”、“ENSO历史之变迁”和“ENSO预测简介”为题,带来了四场风格各异的学术报告;分别介绍了陆面过程特征及其对大气系统的重要影响,全球和未来视野下的气候变化的基本科学问题,ENSO现象及其在气候系统中的重要影响作用,以及ENSO的传统预报预估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大气科学前沿研究进展。学术报告精彩纷呈,有机契合了202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早预警、早行动”。
整个“名师导学”学术报告活动,吸引了诸多观众线上观看直播,还有很多观众通过直播回放了解活动内容。“大气科学真的魅力无穷”“一下子了解到很多新知识”,部分大气科学拔尖基地的同学们收获颇丰。“名师导学”活动丰富的报告内容紧扣“知天地”的活动周主题,充分拓展了学生视野,进一步涵养的大家的科研志趣,坚定了学生探索大气科学基础科学问题的信念。
共话奋斗之路——“朋辈分享”
前行者的信念和经验分享能为后来者指引方向。本次活动周还邀请两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大四的优秀学子举办“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成长——大气科学优秀学子成长经验交流会”,分享他们多姿多彩的成长和奋斗历程。任康年和杨雯汶两位同学分享了他们如何找到并坚持自己的科研志趣,如何坚定自己的理想,如何夯实自己的学识知识以及如何保持健康乐观的身心。榜样的力量,坚实了大气科学拔尖基地同学的成长信念。
浅析气象热点——“学子风采”
大气科学拔尖基地同学以团队合作形式开展2021年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的分析。资料搜集、理论知识学习、绘图展示、交流讨论、解读方式设计等工作环环相扣,最终完成前期解读展示准备工作。在3月25日和26日由大气科学拔尖基地同学自主组织,自信从容地圆满完成解读直播。通过此次“学子风采”展示活动,拔尖基地同学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展现了他们的自信风采以及自我成长的能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主题活动周已经圆满落幕,不仅彰显了大气科学的鲜明特色,也展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拔尖基地建设和学生培养的积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