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与学术交流 → 正文
2008年初中国南方持续性雪灾的次季节预测技巧评估及其启示
作者:李娟,张可越               发布时间:2021/09/07 11:08:53       浏览量:

2008年初中国南方发生的罕见持续性雪灾(prolonged heavy snow event, PHSE)导致农业绝收、电网瘫痪、交通运输停滞,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超百人因灾死亡。回溯这一极端持续性雪灾过程、评估并分析其动力次季节预测技巧及其背后原因,对进一步改进模式、提高此类极端灾害的延伸期预报有重要启示意义,对政府灾害应急、防灾减灾部署至关重要。

动力模式究竟能够提前多少天预测PHSE?我院李娟教授和硕士生张可越等评估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模式(ECMWF)、国家自主研发的中国气象局模式(CMA1.0和CMA2.0)三个次季节至季节(S2S)预测业务模式,评估指出:三个模式均能够提前10天左右捕捉西伯利亚高压和MJO这两个关键系统的低频演变,从而可以提前10天(10-15天)预测出PHSE期间降水和降温这两个重要气象变量的强度和空间分布。而超过15天预报时效,三个模式对PHSE均无预测技巧:一方面,模式无法预测出季节内西伯利亚高压异常的维持,导致中国南方低温异常被低估;另一方面,模式无法正确预测MJO的抑制对流异常,从而减弱了相应的南风及水汽输送异常,导致中国南方降水被低估。关键系统的预报技巧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PHSE预测技巧高低(图1)。

以微知著。基于历史资料的奇异值分解,西伯利亚高压和MJO这两个关键环流系统分别与中国南方温度和降水在季节内尺度存在显著稳定关系,也能准确反映出2008年PHSE过程(图2)。表明两个关键系统作为次季节可预报来源无论对于中国南方极端雪灾事件(类似2008年PHSE)还是一般性降温和降水事件都具普适意义。鉴于环流预测技巧往往高于变量的预报技巧,这种稳定的统计关系可用于建立具有更长预报时效的统计-动力结合延伸期预报模型。

该论文受到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30-90天气候变异信号和影响预测能力的多模式评估”(2018YFC1505905)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42088101)资助,目前已在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期刊正式发表。                                              

 

图1模式中(a)(20°–90°N, 30°–180°E)区域内500hPa高度场(反映西伯利亚高压)和中国南方地表气温异常以及(b)(30°S–30°N, 30°–180°E)区域内OLR(反映MJO活动)和中国南方降水异常的空间相关系数预测技巧的散点分布。图中黑色、蓝色、红色、橙色实线分别为全部模式(1368次预测)、ECWMF(792次预测)、CMA1.0(288次预测)、CMA2.0(288次预测)的两个变量空间相关系数预测技巧的线性拟合。左下角显示空间相关系数技巧的相关系数。*(**)表示相关系数通过90(95)%的置信度检验。 

 

图2 奇异值分解(SVD)揭示的1月500hPa高度及OLR关键环流场(左)和同期中国南方温度及降水(右)的历史统计关系。黄色阴影反映2008年初PHSE过程。

文章信息:

Zhang K., J. Li, Z. Zhu, T. Li. 2021: Implications from subseasonal prediction skills of the prolonged heavy snow event over southern China in early 2008. Adv. Atmos. Sci., 38(11), 1873-1888. doi: 10.1007/s00376-021-040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