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冬季,我国南方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性阴雨寡照天气,对各行业特别是交通运输、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统计结果表明,虽然我国降水总量冬季时最少,但冬季降雨日数却在四个季节中最为频繁,年际变率也最大。因此,针对冬季降水日数时空特征及其变化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青年教师耿新博士、张文君教授、向钰莹(2020届本科生)以及姜枫博士合作研究指出,我国冬季降水日数主模态(解释方差:35%)表现为中东部“全区近似一致”型空间分布特征,且年际变化显著。从环流场上来看,当主模态为正位相(即降水日数偏多)时,西北太平洋地区存在一个显著的异常反气旋,而欧亚中高纬则表现为欧亚型(EU)大气遥相关的负位相型环流异常结构。进一步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主要由ENSO驱动,它充当了ENSO影响冬季降水日数主模态的中间桥梁。但ENSO的影响仅局限于东南部地区,华北地区的降水日数主要由EU型大气遥相关贡献。当EU型遥相关为正位相时,蒙古地区存在明显的反气旋型环流,日本-北太平洋地区则为显著的气旋型环流异常控制,受此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盛行异常偏北风,水汽输送较少,因而不利于降水日数的增多;EU负位相时,情况相反。基于Niño-3.4和EU型大气相关指数的多元回归模型能够解释我国东部冬季降水日数超过20%的年际变化方差。
相关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图1 我国冬季降水日数主模态及其与ENSO和EU型大气遥相关的关系
论文信息:
Geng X, Zhang W, Xiang Y, Jiang F. 2021: Dominant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of wintertime precipitation days in China and the linkage with large-scale climate drivers. Int. J. Climatol., 41: 3561-3577. https://doi.org/10.1002/joc.7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