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与学术交流 → 正文
RS:数值模拟研究青藏高原近几十年地表感热通量变化趋势
作者:王树舟               发布时间:2023/02/12 11:36:23       浏览量: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地形最为复杂的高原,被称作地球的“第三极”。近年来,青藏高原地表和大气热源强度变化在季风气候研究中备受关注。

近日,利用Noah-MP和SEBS模式研究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的学术论文在《Remote Sensing》期刊发表。该论文由大气科学学院王树舟副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完成。

论文研究了基于卫星遥感资料的SEBS模式和Noah-MP陆面模式模拟得到的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分布和变化特征。首先,利用3个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资料校验了模拟结果。然后,分析了基于中国气象局(CMA)80个气象站资料计算的感热通量结果并与模拟结果作了对比。野外台站和气象站位置如图1所示。图2给出了基于Noah-MP、SEBS和CMA气象站资料的青藏高原1981-2018年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变化。需要注意的是,80个气象站分布不均匀,大部分位于高原东部区域,计算得到的区域平均结果和模式结果不是完全对等的。不过,可以看出,Noah-MP模拟的和CMA资料计算的感热通量都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呈减弱的趋势,然后又呈现增强趋势。基于CMA资料计算的感热通量偏高,而Noah-MP对应的转变趋势更为明显。高原地表温度(Ts)变化和地面风速变化是影响感热通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基于Noah-MP模式的Ts变化趋势和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NCEP1、NCEP2)对应结果较为一致。另外,感热通量计算结果与采用的计算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文中基于CMA资料的感热通量由Yang等(2009)发展的方法计算得到。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感热通量及趋势转变的迟早也有一定的差异。

图1 观测站(黄点)和CMA气象站(红点)位置示意图

图2 基于Noah-MP、SEBS和CMA气象站的青藏高原西部、中部、东部和整体的1981-2018年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单位:W m-2)变化

论文信息:

Wang, S.; Ma, Y.; Liu, Y. Simulated Trends in Land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n Recent Decades. Remote Sens. 2023, 15, 714. https://doi.org/ 10.3390/rs150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