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期持续性暴雨时间最长可超过10天,而长时间、高强度的降水往往具有更强的致灾性。研究将1979-2020年长江中下游41次梅雨期持续性暴雨按照持续时间分为超长和一般持续性暴雨,对比准双周尺度、天气尺度扰动对其影响,并基于统计诊断和数值试验,着重探讨了超长持续性暴雨发展和异常维持的物理机制,解释了低纬大气准双周振荡影响降水过程持续的物理过程。
图1 1979-2020年长江中下游区域(a)超长持续性暴雨期(红色标记)、(c)一般持续性暴雨期(蓝色标记)及梅雨期(灰色标记)时间分布;(b)超长持续性暴雨、(d)一般持续性暴雨日平均降水量(单位:mm/d)
结果表明,超长持续性暴雨以准双周尺度降水分量为主,高发于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2)的第6-8位相。在温暖潮湿的背景下,低纬环流准双周振荡西传,当对流抑制位于南海时,促使南海-江淮形成强而持续的低频垂直环流圈,低层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增强了持续性暴雨的强度和维持时间。相比之下,一般持续性暴雨的最大贡献项为天气尺度扰动,并无明显的准双周振荡高发位相。
图2 (a)超长持续性暴雨、(b)一般持续性暴雨时期BSISO2位相空间分布
图3 超长持续性暴雨合成的110-122°E平均准双周尺度温度场(等值线,红色表示正,蓝色表示负,单位:K)、比湿(阴影,单位:g/kg)以及垂直环流随时间的演变
进一步在数值模式中减弱低纬东南边界气象要素的准双周振荡信号后,我国东部雨带位置无明显变化,而降水强度表现为显著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温降湿,上升运动被削弱,原有的垂直经向环流被破坏,不利于暴雨的形成和维持。
图4 1991年超长持续性暴雨控制试验与敏感性试验之差
上述工作为梅雨期极端降水的预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补充,目前研究成果已在《Journal of Climate》期刊上发表。
论文信息:
Xia, Y., S. Yao, T. Sun, and Z. Guo, 2023: Role of the Low-Latitude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 in the Extreme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 in the Mei-yu Season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Journal of Climate, 36, 11, doi: 10.1175/JCLI-D-22-0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