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研究已经指出随着CO2浓度的不断升高,植被气孔导度将不同程度的减小,进而影响陆面水文过程和干旱过程;因此,充分考虑表面阻抗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并将此种响应引入到潜在蒸散发(PET)、干旱指数(如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中,对于准确评价PET和干旱变化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系统评价CO2效应对PET和干旱的影响目前依然少见,如CO2效应对PET和干旱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种影响在空间上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为了解决以上科学问题,我院陆气相互作用团队的孙善磊教授及其研究生和合作者,基于两套模拟试验(即有无CO2效应),深入分析了CO2效应对中国1971–2010年间PET、SPEI及干旱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CO2效应可以导致PET的下降,SPEI的增大,干旱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减小;但是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总体呈现为北方的影响最大(除中国最西部的PET)。通过公式推导分析,发现这种空间性差异不仅与CO2浓度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还与气候背景条件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如对于PET而言,为气候态的风速(U)和饱和水汽压斜率(s),而对于SPEI而言,为气候态的U和气候态的降水(P)。进一步的归因分析显示,气候态U的空间差异决定了CO2引起的PET变化的空间差异,而气候态U和P的空间差异决定了CO2引起的SPEI变化的空间差异。
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Hydrology》,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0801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5189)等项目的资助。
图1 气候态的CO2()、PET之差的百分比()、SPEI之差()、干旱强度之差()及干旱持续时间之差()的空间分布。其中,为考CO2效应的气候态的PET,而为未考CO2效应的气候态的PET。
图2 CO2效应影响空间差异的主控因子的空间分布。其中,d表示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言。
相关文献:
Sun, S., Zhang, Y., Chai, R., Liu, Y., Mu, M., Zhou, B., Zhou, Y., Li, J., Chen, H. (2023). Spatial differences in impacts of CO2 effect on China’s meteorological droughts: analysis from surface resistanc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Hydrology, 621: 129568. https://doi.org/10.1016/j.jhydrol.2023.129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