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与学术交流 → 正文
IJC:为什么北美没有大尺度的季风区:地形效应的作用
作者:陈宏莉 徐海明               发布时间:2023/09/07 13:03:15       浏览量:

研究表明典型的季风区主要位于亚洲南部,有关季风形成原因和机制的研究大都围绕亚洲季风展开。对于同样具有大尺度海陆分布和大地形的北美大陆而言,季风仅局限于美国西南部以及墨西哥西北部之间较小的区域。那么在相似的海陆分布背景下,为什么北美是大面积非季风区?大气科学学院徐海明教授所在课题组应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CAM5.1)设计一系列敏感性试验,探讨落基山脉的高度和面积对北美季风的影响,以期揭示北美大面积非季风区的形成原因,进一步探究季风形成的关键驱动力。

为了探究北美大地形高度对北美季风面积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系列数值试验。CTL试验保持现有的全球海陆分布状况,用来模拟真实的北美季风。四个敏感性试验分别将落基山脉(RMs)抬升2倍到5倍高度。模式结果表明,随着RMs的持续抬升(图1c−f),由MPI指数的变化可见北美季风区逐渐增大,降水场发生明显的季节性转变,北美中部的季风区向北向东逐渐扩大。当RMs地形抬升至5倍高度(图1f),北美上空大部分非季风区变成季风区。分析机制发现冬季以RMs抬升的动力效应为主,夏季以热力效应为主。在冬季,动力效应在对流层诱发了相当正压大气响应,北美的大部分地区在冬季受到北风的影响,因此东部RMs上空增强的下沉运动有利于干燥天气。然而在夏季,随着RMs抬升,墨西哥高层和低层气旋环流增强,引发大范围上升运动。北美东部主要受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西侧增强的南风控制。因此,RMs东侧水汽输送和上升运动的增强增加了夏季降水,最终形成了明显的“冬干夏湿”的季节变化特征,表明RMs高度对美国中部季风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RMs大地形面积对北美季风区域的影响,本研究在RMs抬升1倍到5倍的基础上将山脉分别向东扩张5°和10°。当RMs地形高度不变时,东扩5°与10°的MPI指数变化并不明显,只在北美中部略有增加(图11a、f),这说明RMs不抬升时大地形的面积对北美季风区的影响较小。将RMs抬升5倍高度再将范围东扩10°时(Ex10UP5试验),北美大陆除RMs以外的区域基本上都转变为季风区(图11j)。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北美季风区对RMs的高度比面积更为敏感,即山脉大地形的高度才是北美大范围季风区形成的关键因子,而RMs的面积对其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该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106)的资助。

图1 (a)观测和(b-e)CAM5试验中基于MPI指数定义的北美季风区(蓝色阴影):(b)CTL试验,(c)UP2试验,(d)UP3试验,(e)UP4试验和(f)UP5试验。红色框为关注的北美区域。

图2  CAM5试验中基于MPI指数定义的北美季风区(蓝色阴影):(a) Ex5UP1试验, (b)Ex5UP2试验, (c)Ex5UP3试验, (d)Ex5UP4试验, (e)Ex5UP5试验, (f)Ex10UP1试验, (g) Ex10UP2试验, (h)Ex10UP3试验, (i)Ex10UP4试验, 和(j)Ex10UP5试验。

文章信息:

Qin, R., Chen, H., Xu, H., Deng, J., Ma, J., Hu, M. 2023. Why a large-scale monsoon does not exist in North America: Orographic eff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https://doi.org/10.1002/joc.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