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是每年6–7月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日本以及朝鲜半岛等地的特征性雨季,代表着我国华东地区的主要雨季。梅雨爆发时间与梅雨量有一定的正相关,对长江流域旱涝灾害、水资源管理以及决策制定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多聚焦于梅雨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预测,而对触发梅雨的机制及相关的次季节可预报性来源认识还不完整。
近日,我院徐邦琪教授研究团队利用我国业务定义的梅雨活动数据、多套再分析和世界气象组织次季节至季节(S2S)项目的业务模式回报数据,研究并揭示了季节内振荡在长江流域梅雨爆发时间的关键影响过程及其提供的梅雨爆发次季节预报窗口,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limate》。在梅雨爆发机制方面,该研究发现:初夏时季节内尺度的异常反气旋由赤道太平洋向华东地区传播,通过与背景水汽场的相互作用,促进了长江流域地区的水汽辐合过程,为梅雨爆发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在梅雨爆发偏早年(即早梅年),西北太平洋地区季节内振荡活动在5月开始增强,为5月底至6月初梅雨爆发创造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与之相反,在梅雨偏晚爆发年(即晚梅年),增强的季节内振荡和与之相伴的水汽过程较晚出现,造成长江流域水汽辐合异常在6月至7月初发生,这是造成梅雨爆发时间年际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中国气象局(CMA)、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S2S模式进行评估,发现现今业务模式对于长江流域梅雨爆发时间的次季节预报时效在2–6候左右,且模式间存在较大差异;S2S模式的预报技巧与其掌握季节内振荡引起的水汽辐合异常的准确度有关(图1),模式中梅雨爆发时间的偏差与增强的次季节扰动发生时间及其引起水汽辐合的偏差呈正相关,这表明了季节内振荡及其相关水汽过程是长江流域梅雨爆发的关键次季节可预报性来源。
图1 (a)观测(黑色)、CMA(红色)、ECMWF(绿色)和NCEP(蓝色)模式提前5候(21–25天)预报的梅雨爆发时间序列,带有标记的曲线为候平均的结果,垂直柱表示不同预报提前时间的梅雨爆发时间范围,(b)CMA(红色)和ECMWF(绿色)模式提前5候预报的梅雨爆发前水汽关键区(26°–34°N,110°–123°E)的低层(1000–700 hPa)积分比湿趋势(最左侧)和相关收支项诊断(单位:10−5 kg m−2 s−1),(c)利用尺度分解的水汽收支方程诊断的水汽辐合异常尺度相互作用各项的相对贡献,(d–e)同(b–c),但为ECMWF模式良好(深绿色)和较差(浅绿色)成员预报的结果
论文信息:
Wei, S., P.-C. Hsu, and J. Xie, 2024: Effects of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n timing and subseasonal predictability of mei-yu onset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J. Climate, 37, 2277–2295, https://doi.org/10.1175/JCLI-D-23-0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