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洋热浪现象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其不仅可以引起极端天气、气候异常,还会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社会经济等产生深远影响。作为热带和温带生物群之间的过渡地带,东南印度洋具有独特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是全球海洋热浪研究的热点区域。在那里,海洋热浪/冷浪也被称为Ningaloo Niño/Niña事件,表现为东南印度洋-西澳大利亚沿岸海表温度的暖/冷异常。例如,2011年极端Ningaloo Niño对应的东南印度洋前所未有的强海洋热浪事件,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渔业和珊瑚礁生态系统。近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薛佳庆副教授,张文君教授,硕士生张宇童联合我校罗京佳教授等国内外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Ningaloo Niño/Niña的年际变率是非定常的,并受到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的显著调制。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图1. Ningaloo Niño/Niña强度变化与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之间的关系
观测表明Ningaloo Niño/Niña的强度是随时间变化的,并且与北大西洋AMO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相比于AMO负位相期,AMO正位相期Ningaloo Niño和Ningaloo Niña事件的强度均得到显著增强(图1)。机制分析表明,AMO暖海温强迫通过跨海盆大气桥可以引起印-太耦合海气系统平均态的一系列变化,包括赤道中太平洋平均海温变冷以及热带东印度洋平均海温变暖。这些平均态的变化使得ENSO海温异常中心向西偏移,并且影响气候对ENSO强迫响应的敏感性,从而加强ENSO通过大气桥以及海洋波动过程对东南印度洋的影响。此外,热带东印度洋平均海温增暖使得局地大气变得更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大气对流对下垫面海温异常更为敏感,使得东南印度洋沿岸Bjerknes反馈强度得到增加,也会促进Ningaloo Niño/Niña的发展(图2)。本研究强调了AMO遥影响对于认识东南印度洋海洋热浪/冷浪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的重要性,同时在当前AMO暖位相持续的背景下需要警惕当地强海洋热浪事件的发生。

图2. 北大西洋AMO通过海盆间相互作用机制调制东南印度洋Ningaloo Niño/Niña变率的示意图
文章信息:
Xue, J., Zhang, W., Zhang, Y. et al. Interdecadal modulation of Ningaloo Niño/Niña strength in the Southeast Indian Ocean by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Nat Commun 16, 1966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7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