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热带气旋(台风)的强度变化备受关注。其中,快速增强型热带气旋(RITC)因其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对防灾减灾构成严峻挑战。然而,过去对气旋生成频率(TCG)的关注较多,而快速增强比例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尚不清晰,这一科学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我院硕士研究生王唯豪及葛旭阳教授针对秋季(9-11月)热带气旋活动规律开展研究,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Climate Dynamics》期刊。
研究发现:1)1998年前后,RITC比例(RITC数量占气旋总数的比值)呈现显著差异。1980-1998年(P1阶段)与1999-2020年(P2阶段)相比,尽管P2阶段气旋生成频率因大气条件不利而下降,但RITC数量保持稳定,导致比例显著上升(图1a)。2)P2阶段海洋变暖、热含量(OHC)升高,加上RITC平均移动速度加快(图1b),共同抑制了冷尾流降温效应,利于为快速增强提供了能量。
该工作突破传统仅关注气旋数量的局限,提出“比例变化”的新视角,指出热带气旋快速增强(RI)的驱动机制与生成(TCG)不同,阐明海洋动力-热力过程对RI的独特调控机制,对改进热带气旋强度预测模型具有参考价值。

图1 a秋季RITC比例(折线)及其9年滑动平均曲线;直线分别表示P1和P2 RITC比例对时间序列的线性回归; b RITC纬向移速(Cx; m/s))时间序列及其9年滑动平均曲线; 直线分别表示两阶段Cx对时间序列的线性回归; 棕色线为Cx的均值
论文信息:
Wang, W., Peng, M., Ge, X. et al. Decadal variations of rapid intensification tropical cyclone ratio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during autumn. Clim Dyn 63, 253 (2025). https://doi.org/10.1007/s00382-025-07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