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与学术交流 → 正文
CD:夏季不同路径东北冷涡的活动特征及其对背景流的响应
作者:赵小雯 王黎娟               发布时间:2025/11/04 14:52:47       浏览量: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东北冷涡是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天气的主要环流系统之一,我院王黎娟教授团队硕士研究生赵小雯针对夏季东北冷涡的活动路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开展研究,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Climate Dynamic》期刊。

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冷涡的活动路径基于K-means算法可以聚为4类。分别是生成于蒙古高原后东移入海的偏南移动型、活跃于大小兴安岭间移动距离较短的西北活动型、活动在我国东北地区以东的东北活动型以及样本数量较少、分布分散的无规律型。背景流对波动的传播和涡旋生成的调控作用在东北冷涡的活动路径及其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在夏季东北冷涡的演变过程中,欧亚大陆上存在温带急流、副热带急流共存的双急流结构,Rossby波沿急流向下游传播,纬向风在温带急流出口区减速、东亚副热带急流核加速,这种变化阻碍了中纬度波动的传播,但有利于副热带急流附近局地斜压涡旋的生成,使气旋性异常快速发展,为东北冷涡的生成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欧亚大陆上温带急流和副热带急流双急流结构的位置以及减速、加速区位置和强度的差异,使得Rossby波能量在不同的位置积聚与频散,导致斜压涡旋在不同的位置生成,最终使得东北冷涡沿不同的路径活动。

图1 三类东北冷涡的250hPa纬向风(等值线,单位:m/s)及其距平(阴影,单位:m/s)、波作用通量(箭矢,单位:m2/s2)的滞后合成。

论文信息

Zhao Xiaowen, Wang Lijuan*, Guan Zhaoyong. Activity of summer Northeast China cold vortex with different paths and its response to background flow. Climate Dynamics 63, 346 (2025). https://doi.org/10.1007/s00382-025-078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