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葛书豪,男,汉族,2001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2022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本科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委员。主持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已结题),以第一作者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各一项,以第一、第四作者发表国际普刊、SCI三区论文各1篇,共获国家级奖项及荣誉5项,省级4项。现已推免直博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三年前的那天,一个背着双肩包拉着行李箱的平凡男孩怀揣着对于气象既陌生又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南信大的校园。大学之初,在科研学术的山脚下,男孩立下了攀登属于自己的学术之峰的豪言壮志!他就是大气科学学院千千万万平凡攀登者中的一员:葛书豪,攀登之旅虽然充满坎坷,但于荆棘中采拾鲜花是他每次前进的动力,如今,已至中转站,短暂的休憩之后,未来,作为南信大的一员,他将继续攀登着。
厚积学业,夯实攀登之基
数学家陈景润说过:“攀登科学的高峰,就像攀登者攀登珠峰一样,懦夫与懒汉是不可能享受胜利的幸福和喜悦的”。初入大学,对于气象的渴望和憧憬,使得他在内心暗暗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不畏艰苦的攀登者,厚积学业,夯实攀登之基。
从大一开始,葛书豪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献给了学业,周一至周五,每晚十点走在月影婆娑的小道上,不失为惬意之事;每周末与图书馆、尚贤楼为伴,看似孤独却不孤独,三年来,他始终深耕不辍,不断地博观,不断地厚积。对于学习,他始终孜孜不倦,注重课前的预习、课上的听讲以及课后的复习,课后的讲台上常常有他与老师讨论问题的身影,三年间,他整理了十几本学业笔记,埋头踏实学好专业课程。前三学年所学的42门必修课中,90分以上31门,绩点4.36,专业排名与大三学年综测排名学院第四,并多次获得三好学生标兵、校一等奖学金等荣誉。
博览竞赛,完备攀登之铠
想要攀登更高更陡的山峰,身上所配备的装备就要更加的优良,而竞赛所带来的知识,会不断完善攀登之铠。葛书豪利用大一大二打好的数理基础,积极参加由藕舫学院组织的数学竞赛实验班,积极报名参加高数竞赛,学以致用,从校赛的一等奖到省赛的一等奖,一路上披荆斩棘,最后取得国赛二等奖。
在数学建模竞赛上,葛书豪和队友们团结协作,最后取得校赛与江苏省五一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但是攀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的,就在他为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成绩暗暗自喜的时候,国赛的道路上,最后因为自身原因以及代码材料忘记提交,他与其失之交臂,赛后,他陷入到深深的自责之中,甚至泣不成声,三天三夜的努力付诸东流,但是,在队友老师的安慰鼓励下,他从失败的阴霾中走出来了,同时,他内心的细致和承受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虽然数模国赛最后没有带给他奖项荣誉,但是给了他更重要的东西。
深耕科研,开启攀登之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二下,全副武装的攀登者开启了他的攀登之路。大二下,在大学物理课上,葛书豪对于光学探测气体浓度产生了兴趣,并在老师引导下,查阅大量期刊文献,了解到目前国内气体传感器普遍存在探测气体单一、腔室缺乏创新以及环境漂移降低探测精度等问题。大二下,针对此问题,他在导师的指导下,作为唯一负责人,主持一项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院唯一工科项目),开发并设计一种高精度五组分气体传感器系统。在项目进行中,作为一名理科生,需要自学许多工科类的仿真软件,如SolidWorks、LightTools等,来对于传感器进行设计并线上仿真,作为小白,葛书豪从零起步,通过询问物电院学长学姐、查阅书籍、观看网上资料等,最终熟练掌握,并自己录制教学视频,教授团队成员快速学习。不仅如此,对于环境温湿度漂移的影响,他自学MATLAB、Python等编程软件,利用GA-BP神经网络算法来对于漂移进行修正。最终,项目以成功结题,葛书豪作为第一作者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各一项。这是葛书豪第一次真正接触科研,也是攀登路上的一次全新尝试。
大三上,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葛书豪参与一篇学术论文的数据处理与绘图分析工作,论文已发表在SCI上。在论文写作阶段,他利用多种编程软件对于气象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图分析,文献阅读写作、数据处理以及编程等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之后,他对于以前数模获奖论文进行整理与修改,将其发表在国际普刊上。科研的攀登让葛书豪开拓了科研视野,攀登的目标也更加的明确。
奉献实践,共赴攀登之旅
2021年6月8日,葛书豪无比荣幸自豪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入党,他在支部中协助支部书记处理各种事务,熟悉支部各项流程。如今,薪火相传,他从前辈党员手中结果火炬,作为本科生第三支部的组织委员,积极服务广大党员、同学,未来,他将以前辈为榜样,赓续红色血脉,开创美好未来。同时,他也作为学校第二十三届学生代表大会与第四次团代会代表,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不仅如此,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他关注班级动态,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葛书豪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时长123h,同时,在南京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中被评为“优秀志愿者”,他连续两年担任学院答疑志愿者、朋辈导师,传递信大温度,帮助他人,收获自我。学习科研之余,几乎每天的夜跑是他释放压力的良好调剂,两年间已累计跑步850多公里,他认为跑步就像一句诗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勃发”,一点点的积累,一点点的释放,最终,量变引起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