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李安娜,女,汉族,2001年7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学专业2020级本科学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二等奖、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等。
人生需要态度
时间如白驹过隙,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眼间已所剩不多,如今,她已是大四的学生。三年间,汗与泪,苦与乐,喜与悲,交织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铸就了如今破茧而出的她。成熟与从容代替了曾经的青涩与稚气,不变的是当初的梦想与志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三年来,她一直按自己当初的规划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她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农村的孩子想走出去,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就必须认真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所以父母对她从小就是严格要求,各方面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令她记忆尤深的是,虽然受限于当地落后的教育水平,但她的妈妈在她入学之前,就教她学拼音,学二十六个字母,并练得一首好字。入学后,由于表现突出,很快受到了老师的青睐和同学们更多的关注。如今提起来,那些个被老师叫到讲台带读,作业被同学们传阅的经历仍然感慨有加。
之后的读书生涯中,她也一直认真对待,脚踏实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学业,而如今,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她感到非常自豪。据她说道,由于不擅长编程,在学习有关编程方面的课程以及完成相关的作业时,屡屡碰壁。由于大三的课程有了更高的专业要求,编程的重要性也尤为凸显,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绘图作业,她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然而时间的消耗并没有带来所想要的结果,她经常会遇到编代码思路不熟练,数学方法应用不得当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这使得她在这个过程中尤为崩溃。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她积极寻求老师及同学的帮助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去完成一份保质保量的作业。每每谈到那段时光,她总是感叹:“太难了!总是在各种崩溃中重建,又继续崩溃,又再次重建……”努力终归是有用的,最终她也顺利完成了课程的学习并取得了好成绩。
尽管自己的家庭并不富裕,家中只靠父母外出打工维持生计,但她依然有一个支教梦。从小老师就教导,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从初中了解到支教后,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上大学后,去参加一次支教。于是在2022年夏天,她就用攒下来的奖学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到贵州山区进行了一次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尽管时间不长,但确实收获良多,不仅收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留存在那个夏天特别、独一无二的感动与泪水充斥的回忆,当然了,当地孩子们时不时的问候,总是无数次勾起她的回忆,让她知道,她这次小小的付出是多么的值得!
大学生活给我们演绎了一场多彩的“幕”剧,让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经历无数的考验、挑战和历练,在最后一年,让我们整装待发,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