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简介:大气科学学院气候学系是大气科学学院核心的教学和科研力量,现有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教授13人、副教授7人、讲师14人。该系承担了《现代气候学》、《短期气候预测》、《气象统计方法》等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建立了“大气科学专业课主干程群国家级教学团队”,荣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教育类)、全国大气科学类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近年来,大气科学学院气候学系高度重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了团结协作育人的团队,积极做好了“传、帮、带”的工作,并以“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为目标,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气候学系历来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气候学类课程的教学和实习任务,是大气科学学院核心的教学和科研力量,不仅建立了“大气科学专业课主干程群国家级教学团队”、立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和大气科学学科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中心;还先后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教育类)、全国大气科学类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优秀奖等奖项等;该系还编著多部中英文教材,为大气科学学院荣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入选2015年江苏省品牌专业、入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教书育人良好风尚
气候学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引导全体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系里定期开展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如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师德师风专题研讨会、优秀师德师风案例学习等,由此逐渐形成 “以个人促组织、以组织带个人”的良性运转机制。
为响应《关于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学习的通知》的要求,气候学系全体教师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会议方式,学习并思考了《教师师德手册》,就《习近平主席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进行了重点学习,并进一步研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摘编》、《“四史”学习教育资料汇编》、《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新时代师德规范》、《师德警示教育--违反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等文件材料,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推进课程思政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二、增强师德建设群体意识,打造团结协作育人团队
气候学系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四个相统一”,由此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活力充沛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团队里有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教授13人、副教授7人、讲师14人,每个成员均具有海外科研工作的经历,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立足本职岗位,凝聚集体力量,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团结协作,树立良好典范。
近期,气候学系陈海山教授团队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持和实施了教育部“新工科”项目等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教改项目,通过在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中传承和弘扬气象精神、打造科教一体的大气科学专业课程群、一流课程群和教学资源群,持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该团队还承担了《现代气候学》、《短期气候预测》、《气象统计方法》等多门专业课程教研工作,获批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培养了一批能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奉献国家的优秀气象人才,大气科学也因此顺利入选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成为气象行业人才培养的标杆。
三、勇于开拓创新服务社会,树立科学全面育人先锋
气候学系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在教学中紧跟学科前沿,着眼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他们不仅编著多部中英文教材,多项教学成果获江苏省及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以及二等奖,还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等各类各级科研项目。近五年,该团队主持科研项目90余项,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SCI(E)收录论文近90余篇。由王会军院士牵头的科研团队继2019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之后,2020年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教学科研成果显著。
由气候学系王会军院士牵头的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聚焦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ENSO)与海温的预测、延伸期天气预报、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从季风系统动力学理论、精细化陆面过程模式、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季节内振荡、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理论方面展开科学攻坚,力争实现若干关键性突破,提档气候预测科学水平和准确率,有望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在气候预测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我国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兼具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是立足大气科学专业服务社会、培育人才的良好典范。